PTU靈活運用專業知識應對挑戰 積極研發新科技提升效能
2025-09-15 01:04:17 - Admin
來源:星島頭條
「透過既艱辛又人性化的訓練,令加入機動部隊的警務人員有能力處理嚴重暴力事件,處理社區警政的工作亦獲得各界認同。」警察機動部隊作為警隊的的中堅力量,每位俗稱「藍帽子」的人員均需要接受嚴格訓練,包括接受反罪惡巡邏、騷亂處理及國家安全等課程,並且透過團隊演練及實戰模擬,強化應對公眾活動、反恐及大型事故的能力,在最前線肩負守護香港的使命。
負責警察機動部隊(PTU)訓練項目的警長張嘉豪表示,加入機動部隊的警務人員需接受反罪惡巡邏、處理公眾騷亂陣式、應對極度暴力人士及武力使用等多項課程,每個訓練項目環環緊扣,要求學員靈活運用,透過嚴格的訓練與經驗傳承,使學員能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確應對,挽救生命,「完成警察學院的基礎課程後,再於機動部隊接受更為進階的訓練,便能成為一名更為全面的警務人員。」
負責行動演練的警長陳浩賢,會為學員設計3項核心演練,分別為防暴、處理公眾活動,及反恐及大型事故,這些演習猶如考試,旨在測試學員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,應對不同情境的挑戰。
因應全運會加入相關元素訓練
陳Sir續指,訓練及行動演練的內容緊貼社會環境,例如近期因應全運會即將舉行,於是加入相關元素進行訓練,以加強人員的應變意識和概念,確保香港區的賽事順利進行。他以疏散工作為例:「人員需要懂得應變及處理牽涉大量人群的情況,當然訓練不單止針對疏散,亦會加插其他元素和枝節,一旦發生類似情況,便能得心應手地處理事件。」
提到訓練的核心元素,兩位教官均強調團隊精神是PTU的基石,因學員來自不同單位,在數個月的訓練時間中,需透過一系列步操及團隊訓練建立互信和合作,確保小隊乃至大隊能在防暴、巡邏等任務中無縫協作,上下一心;另外,因應維護國家安全,訓練融入國安元素例如「軟對抗」、自我激化及「孤狼式襲擊」,以測試學員對法例的認知及應對能力。
在教學上,張Sir提倡「Know how to know why」(掌握實際操作或執行所需的專業技能與經驗,繼而明白有關理論基礎和原理),因此除了傳遞書本上的知識,亦注重經驗分享,故此會透過一些互動討論,務求將從警近30年的經驗灌輸給剛加入PTU的學員,尤其是過去數次處理大型騷亂的經歷。
陳Sir則強調「Role model」(榜樣)。他提到某次防暴訓練,學員連續兩晚在暴雨環境下進行,眾人即使面對惡劣環境仍全力以赴,迎難而上,展現了「藍帽子」的堅韌精神;作為教官的他亦以身作則,與學員一同進行訓練,共同進退,「教人之前,自己亦要做得到,這樣才能令學員更加信服。」
研發新科技提升執勤效能
另外,為配合警隊發展智慧警政,警察機動部隊研究及發展組致力研發並應用科技,提升訓練及執勤效能,例如去年引入了「混合實境訓練系統」,利用感知技術、顯示技術、空間映射等科技,使虛擬與真實物件結合,讓受訓人員能同時與虛擬物體和真實環境互動,在不同的模擬環境中進行訓練。
駐守警察機動部隊研究及發展組的警長朱俊龍介紹,團隊的目標是為警隊引入實用科技,早前機動部隊引入了「混合實境訓練系統」協助訓練,透過模擬真實場景進行戰術訓練、槍械使用,甚至處理各類暴力等情境。
朱俊龍續指,「混合實境訓練系統」不僅節省場地及人力資源,更讓訓練安全高效,例如模擬靶場訓練時無需預約大型場地,也不受天氣限制,效果事半功倍。系統另一大優勢是數據分析,其回放功能可精確記錄學員在訓練中的動作細節,教官可透過這些數據清晰檢視學員表現,以便針對性地提升訓練質素,極大提升了訓練效能。
朱Sir透露,團隊正開發升級版的「混合實境訓練系統」,計劃加入更多功能,例如模擬槍械後座力等,提升整體訓練的沉浸感;部門亦積極回應前線需求,研發輕量化的防刺衣,新款的重量較舊款減輕20%,兼顧了保護性與舒適度,目前正處於試用階段。
記者 麥鍵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