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星島日報
中國沿海地區自八月開始有多場龐大的軍事演習,從新聞所知,中國的海軍實力今非昔比,足以與美國及西方抗衡。《中國軍艦圖誌(1912-1949)》是認識中國海軍歷史的著作,書中收錄中國近現代海軍幾乎全部艦船的數據;並附上各艘重點軍艦的圖片,以及艦船的建造、服役史、性能數據等;是了解中國近現代海軍必看之書。
作者在序言寫道︰「一九一二年,中國的歷史進入了中華民國時期,此後至一九四九年的數十年間,中國海軍的命運恰如整個國家的命運一般,不但經歷了種種的紛擾和波折,而且遭遇強寇入侵的摧殘,其多舛程度絲毫不亞於此前的清末海軍,軍艦裝備的發展歷程較之清末海軍則更為繁複。」
辛亥革命成功,進入民國時代,不過中國的海軍依然弱小,「新軍艦的購置方面體現出『散、亂、小、舊』等特點,再加上這短短幾十年時間里,中國海軍相繼經歷了軍閥混戰、南北對抗、抗日戰爭、國共內戰等戰事,往往一艘小艦身上都要牽連到諸多史事,使得考訂這一時期中國軍艦的歷史成為十分耗費精力的工作。」
關於中國海軍,最深印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,跟同學一起去看《甲午風雲》,電影描述晚清欲建立強大海軍以保國的事業,卻敗於腐敗的政治制度之下,加上指揮人員進退失據,整個北洋艦隊毀於一旦,結果只留下中國海軍歷史悲壯的一頁,以及給中國一次深切反省「落後就要捱打」的慘痛現實。
中國今天國力大幅提升,但國際形勢更加嚴峻,容不得鬆懈。很多人認為中國近年大建新軍艦,是不是犧牲了民生經濟呢?這種迂腐想法比晚清秀才的頭腦更有問題,須知道,富國不如強國,軍艦不是「面子工程」,而是關乎國之命途。
本書帶我回到抗戰年代,中國軍艦火力不足,根本無法與日本軍艦比併,中國軍艦只要駛出海港,馬上就被日本絕對的空中優勢無情打擊,沉在江河與海岸者不計其數。
本書以一九四九年為限,新中國成立,一窮二白,湊合而成的海軍都是從國民黨手中接收過來,遠不足以應付當前形勢。不過,窮則變,變則通,新中國海軍索性改裝商船充當軍艦,以「陳船利炮」來增加海軍力量。甚麼叫做「陳船利炮」?望文生義的解釋是在老、舊、殘的商船、軍艦,加裝比較強勁的武器,例如更大口徑的艦上炮,但與「船堅炮利」不可混為一談。 中國從來不容易,民族復興是一項沉重的任務,看完這本書令我有更深體會。